社区工作者赋能|如何做好社区领头羊? ——东华门街道社区领导力沙龙

请注意!这是一篇“干货”,内容来自基层社区“实实在在”的工作经验,文字虽不华丽,但贵在真实朴素有效,经思诚社区基金会整理,与同在社区基层服务的同行交流互鉴。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545
社区工作者在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的社区工作时,应如何快乐面对?如何在看似不合理的百姓诉求中发现合理性?在为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方面,有什么妙招?岗位角色认知及作用发挥,如何“踢好头三脚”?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矛盾?

我们总结了以上社区工作者最关心的五个问题,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管理学教授孟庆顺、霍家营社区党委书记李宝忠、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王衍臻博士作为专家嘉宾,分别就以上五个问题与东华门街道十个社区领导班子展开沙龙交流活动,以最“接地气”的形式,结合最实用的案例,通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理论素养的专家答疑,让社区工作者充分“解渴”,每个社区都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551
孟庆顺教授(左二)、李宝忠书记(右二)、王衍臻博士(右三)

现场照片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553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556
话题一:

面对繁杂的工作,

应如何快乐面对?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558
东厂社区代表我认为当面对繁杂的工作时,能快乐的面对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进行自我心态的调整或者寻求同事的帮助。对于坏情绪的管理,首先,不能把坏情绪带给居民。其次,不能把坏情绪带给同事,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没有必要承担我们的坏情绪。

银闸社区代表:我将每一次新的工作都看作是一次新的体验,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我认为领导指挥有方,同事配合默契,即使遇到困难,我们也要将困难当作插曲,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总之,要用阳光的心态面对复杂的工作。

李宝忠书记:服务工作——痛并快乐着。讲一个10字口诀,工作要有——公心、引领、威信、情怀、创新。首先要时刻为公众的利益着想,其次党员干部要起到引领的作用,例如我们社区的垃圾分类卓有成效,就是因为我们社区共149名党员干部、在职党员,全员参与垃圾分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三,威信,信在前,威在后,威在于身正,是用自身的能力感染居民,为居民解决各种问题,才能获得居民的信赖。第四,工作要有情怀,将自身的服务当作一项事业,而不单单是工作。最后,创新十分重要,向前看,不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这样我们的居民才能享受到最新最好的服务。

王衍臻博士:快乐是一分钟,不快乐也是一分钟,所以大家还是快乐点!我推荐大家读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和工作都是令人喜悦的,社会交往是快乐的,被人误解也不生气,做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人最快乐。工作是一种修行,我的体验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乐一行。即使工作中有些不足,也不要太过自责,学会享受工作、交往、为人解忧过程中的快乐。

话题二:

如何在看似不合理的百姓诉求中

发现合理性?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600
多福巷社区代表我们社区老年人居多,老人儿女不经常回家,所以大事小情经常找社区帮忙,比如去医院看病。我们建议老人去老年驿站,但是老人不愿意花钱。于是就有了难题——我们不了解老人病情,再加上工作时间的确紧张,怎么办?

智德社区代表我认为“不合理”是我们主观界定的,不能因为我们难处理,就这样定义百姓所提出的问题,这一诉求是切实存在的。因此我们要常沟通,学会换位思考。

李宝忠书记:说到换位思考,关于我们社区12345热线,我想到了一个案例。社区有一位精神障碍者,身在河北,却常常打电话投诉楼上扰民。我们对于这件事情的解决措施就是——找本人,找家人,多方途径问明原因。最后发现此人找茬打电话只是想找一份工作。因此,我们设法为他找了一份工作,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再举例说到老年驿站,我们社区40%的人都是志愿者,很多问题都是由志愿者解决的,老年驿站也由志愿者参与运转,因此大家可以充分调动志愿者。可以采用时间银行形式,用时间换时间,服务换服务,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状态。时间银行存储的积分可以换物业费、取暖费、商品等,我们社区已经用了4年了。

王衍臻博士:我认为社区老人让社工带着看病,首先体现了对社区的信任,其次,换位思考,老人也许想让社工劝一劝自己的子女多回来陪陪自己,社工可以作为社会工作个案处理。第三,帮他扩大社交圈子,与邻里搞好关系,开展邻里互助。朝阳门街道相依相守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邻居互助,帮老人做饭、取钱、上医院等。

话题三:

在为社区公共服务补短板方面,

有什么妙招?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602
韶九社区代表公共服务短板与资金有关,请问李书记如何进行资源整合?老年驿站是怎样运营的?

李宝忠书记:大家千万别认为只要有钱就能干成事,还要有心。我们社区有“七有七化”的党建模式,并且花钱要走“十步法”。要经过居民建议、党委会讨论、上全体党员大会、居民代表会、报街道工委审批、贴公示、找审计实施落实(找居民代表监督)、公示(二次审核)等步骤,流程下来不少于一个月。关于老年驿站,我们不跟第三方合作,因为跟第三方合作就一定会有利润,菜品质量会下降。所以用物业的费用来支持老年驿站的运营,并充分利用老年驿站空

间,例如每天下午3点半后老年驿站处于空闲状态,我们会有志愿者帮忙接送孩子,在老年驿站内看孩子写作业等。其实一项工作能够合并很多工作一起做,要一室多用,节约成本。

灯市口社区代表想要了解关于老旧小区失管问题,举例我们社区14号楼,物业失管2年多,组建了物管会,有了部分成效,但是物业如何引进的问题迫在眉睫,请问李书记怎么办?

李宝忠书记:方案一就是充分发挥物管会或业委会的作用,物业公开招投标,聘请有责任心的公司。方案二就是利用物管会,盈利后将钱返还居民。工作上没有妙招,只有方法,信奉一句话:只有想得到,没有做不到。

孟庆顺教授:各个社区短板都不一样,首先要学会借力,处理好人际关系,将资源利用好。

话题四:

岗位角色认知及作用发挥,

如何“踢好头三脚”?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604
王府井社区代表关于岗位角色认知,我认为要明确岗位职责、技能需求、岗位价值。对于新来的同志,我们要对其进行岗位引导与开发,指明方向,让他们认可这份工作。从自身角度讲,党员要起到榜样作用,生活方面,严于律己,树立好三观,坚持立足本职,为民服务宗旨。

南池子社区代表感触较深的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难处理,我们要发挥好街道与居民之间润滑剂的作用。尽管工作较难,但是我们尽量不要选择容易和舒适,不要呆在舒适圈。另外,我负责城市管理建设工作,想请问老师能不能给停车自治的工作提一些建议?

李宝忠书记:举例解决交通问题,我们社区每天巡视停车是否规范,第一天会贴条警示,如果2-3天不动,就给交通队打电话或全程录像移车。而有关人才问题——如何让年轻人留在社区?大家可能都认为待遇少留不住,但很多东西不是用钱能解决的。所以要注意情怀,想办法让人才热爱本工作。我们社区有两位年轻工作者,名校毕业放弃高薪回到社区,她们愿意跟随领导,能看到居民每天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所以愿意在社区发展并且认为自己成为社区工作者是十分自豪的。另外,我们社区每个月25号上党课,70%-80%的人都会记笔记,十分认真,我认为社区文化是用多年的文化底蕴融合的。

话题五:

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矛盾?

(比如性格、工作中的冲突),

请分享一些有助于提升社区基层工作团队凝聚力的方法。

微信图片_20210928225606
正义路社区代表矛盾是必然存在的,要制造良性的矛盾,提升竞争,促进发展。在此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在合理规避风险的情况下,去转化矛盾,促进各类良性矛盾的产生,从而解决矛盾,提高整个班子的战斗力?

台基厂社区代表我们应该性格多开放一些,多笑,多沟通,主动将心里的事说出来。有矛盾时进行单独交流,重点就是经验的传递、工作的磨合。社区年轻人越来越多是好事,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比较直接。

李宝忠书记: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团结。我们社区倡导做有人情味的社区,发生矛盾就是人情味淡了,我们要寻找50、60年代时的互助人情,要达到邻里之间互助,才有了人情味。凝聚力产生战斗力,矛盾不是坏事,矛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要有化敌为友的本领,要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化敌为友。作为领导者来说,一定要公正公平,坚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进行严格制度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关爱,适当顾及受罚者的面子,这样才能保持团结。此外,要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干部要严格遵守职业操守。要了解居民性格,要知道居民心里想的是什么,整个服务班子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王衍臻博士:我们自己心里经常会有矛盾,更何况是两个不同的人。我认为有三把钥匙——讲原则、讲包容、讲奉献。首先要讲原则,若是原则问题,则要坚守原则,大家多沟通。若两人无法沟通,则可以找同事、领导帮忙,若不着急,则可以等一等,给各自一个反思反省的时间,可能自然就化解了。其次要讲包容,不要着急发脾气,要互相帮助,讲友爱,取长补短,相互补台,不能看对方笑话,谁都不傻。最后是讲奉献,利益面前讲谦让,一个团队就怕争利、推责、诿过成为风气。比如评先进,一要看能力和实际效果,用事实说话,不能让能干会干的好人伤心;二要讲风格,不争不抢,毕竟优秀名额有限,难以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公平公正;三要讲平衡,作为个人不能什么好事都想要,作为领导也不能什么好事都落在一个人头上。

“社区无小事,繁杂见真知”,社会治理核心在人,重点在社区,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社区的功能越发显现,一个社区的领导和服务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越发的重要,需要在关注民生民愿的同时,更加关注社区服务团队的建设,如何做好“传帮带”?同时也是新时代社区治理过程中应该被重点关注到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