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 Cheng Community Foundation,Beijing
有一位男士曾用将近一年的时间筹备组织的一场几百人的国际会议,当会议结束后进行调查时发现,所有人都觉得会议整体过程不错,但满意度最高的环节却是茶歇时间。这个结论让他感到非常沮丧,大家最喜欢的环节竟然是他完全没有施力和付出太多心思来安排的茶歇时间!于是他问自己:能否将在茶歇时间所呈现出来的协同效益和兴奋感,与优秀会议所具备的主要活动及成效相融合形成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否在短于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筹备工作?——这个人就是开放空间技术的创始人哈里森·欧文,他想出了好方法,今天,你也可以get.
6月17日下午,由东华门街道主办,北京市思诚社区公益基金会承办的东华门街道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班第四讲开课。北京市远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中级社工师吴昊老师以“开放空间技术在社区党群服务中的应用”为主题,为东华门街道社区正副职干部带来了精彩的培训。
培训由“整体介绍”、“体验式实践”、“总结反思”、“答辩与合影”四部分组成,其中体验式实践包括分组阐述问题、合并问题形成议题、全场讨论,总结反思包括议题汇报、分享历程、回应主题,本次培训旨在让学员在实践中感受开放空间技术并学习使用开放空间技术。
所有学员自愿分成三组,围绕“目前本社区大多数居民关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社区目前虽然不是多数居民关心,但是却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什么?”两大引导问题来展开自由讨论,提出议题。
经过激烈的讨论,共产生10个议题,包括“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楼体空间存在问题、居民意见不能达成共识”、“物业不负责”、“垃圾分类嫌麻烦”、“停车难、停车乱”、“胡同内取消垃圾桶后,造成居民扔垃圾困难,虽然有定时收垃圾的车辆,仍不能全方位满足居民的需求,造成胡同内垃圾随手扔,污染环境”、“社区服务站(卫生站)场地面积小,造成服务项目少,无法为高龄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提高党员积极性、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等,其中,针对“老城区胡同停车难、停车乱”议题,第一小组成员总结出三大弊病,包括“钱”——如何收费?“量”——如何合理划分停车位?“模式”——现有的停车自治模式如何创新与完善?第二小组成员总结出应增加居民停车位、减少政府占地、公共资源共享、利用商场的停车位、增设立体停车场、减少人口、加大企业占地处罚力度、相关部门加大整改力度、修改停车位硬性规格等建议。针对“如何提高党员积极性、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议题,第三小组成员总结出服务站应满足党员需求,让党员同志有“家”的感觉,得到身心放松,各服务站同心协力,实现东华门街道服务站联动效应,做好楼宇党建工作。针对“胡同内取消垃圾桶后,造成居民扔垃圾困难”议题,第四小组通过商讨得出应向街道提出增设垃圾桶需求,增加垃圾清运频次及垃圾清运人员,清理垃圾时间改为晚上7-8点(居民普遍在家)。
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全体与会成员为“心中最优秀的议题”贴上大拇指贴纸。在会议过程中,吴老师介绍了开放空间的核心方法——双脚法则,即在会议进行期间,当任何人发现自己在某处没有获得学习也没有贡献时,他必须运用双脚,走到某个自己可以学习和做出贡献的地方,并鼓励学员积极使用开放空间技术。
培训尾声,全体学员合影留念,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认为此次培训十分贴切社区实际工作,也纷纷带走了空间内使用过的工具和材料,表示愿意回到社区实践开放空间技术,推动更多的社区单位、居民们参与到社区建设的议题中来。